三少、三全的服务模式,让企业掌握和运用政策畅通无障碍
“政策很多,却不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科技政策涉及财税、金融、人才、知识产权等多方面,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要想全面深入了解政策尚不容易,要“啃动、吃透、用活”政策就更难了。
如何让科技创新政策能够真正在企业落地生根、发芽开花,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政策的阳光,作为专门的政策服务机构,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上海高转中心”)尝试创新政策服务新模式,通过打造“汇集整理——宣讲培训——咨询辅导——落实协调——跟踪统计——绩效评价——政策研究”七个环节环环相扣的政策服务链,为企业及时了解、掌握和运用政策搭建起一条“快车道”。
立体化政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搜索
科技创新政策林林总总,为让企业“了然于胸”,上海高转中心搭建起立体化的政策信息服务平台,使企业知晓政策更方便快捷。
自2007年以来,上海高转中心定期收集整理国家和上海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先后编印了《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细则汇编》三册,收录了128项国家和上海科技创新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并免费向企业发送了4万多册。
了解政策以后,企业还要知道如何去办、到哪里去办。2008年上海高转中心编写了《上海创新政策申报服务指南》,对与企业关联度较大的31条科技创新政策,以流程图加文字的形式进行解读,方便企业实际操作。两年来,共向企业免费发放18000多册。
2009年初,上海高转中心对上海近百条科技创新政策按九大板块进行归类,编写了全面系统的《上海科技创新政策实用手册》,成为企业用好政策的“秘笈”。
借助网络平台,企业查询科技政策也是“触手可及”。上海高转中心建立了“科技创新政策查询系统”,企业只需轻点鼠标,国家有关部委、上海各委办局发布的政策便尽收眼底,真正实现政策“一站式”搜索。2009年6月,上海高转中心还每周编制一期“政策卡片”,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向1.4万多家科技企业发放,“轻松一键”就能了解政策出台的最新信息和适用情况。
多层次政策培训体系:政策知晓不再难
如何提高科技创新政策的知晓率,进而让更多的企业运用政策和享受政策?上海高转中心一直在探索寻求有效的政策培训宣讲模式,并逐渐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政策培训体系。
2006年,上海高转中心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各区县、各高新园区,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进行大规模的宣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颁布实施以后,上海高转中心就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列为重点培训政策,从小型政策座谈研讨到专题培训逐步深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使该项政策得到了普及。
据统计,仅2009年,针对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工程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企业,上海高转中心联合税务部门、各区县科委组织了“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培训24场,培训3229人次,高新技术企业的受训面达到94%。培训场面火爆,在一次培训中,原计划350人的会场竟然足足挤下了600多名听众。
在培训形式上,除开展定时定点培训外,上海高转中心还主动适应企业需求,预约上门,建立“菜单式”科技创新政策宣讲模式,点单上菜,及时快捷地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服务。
几年来,上海高转中心不断探索完善培训方式,形成了定点定时、预约上门、专题讲座等富有实效的培训体系,探索建立了“区县联动、部门协作、资源共享、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把政策送到各区县每个角落。2009年,上海高转中心组织开展各类政策培训148场,14563人次参加。同年,各区县科委组织的创新政策培训总共超过200场。
“一门式”科技政策咨询“直通车”:便捷服务在身边
“跑一家等于跑万家!”一位来“一门式”服务窗口办理成果转化贷款贴息的企业代表感叹道。
由上海市科委牵头,联合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等16个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上海市科技创新政策一门式服务窗口”,就坐落在上海高转中心。它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政策信息,都汇聚到了一个窗口。只要是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在“一门式”服务窗口,都能找到答案。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一门式”服务窗口累计接待咨询33057人次。
“少跑趟路、少跨道槛、少走道程序”,“政策引导全覆盖、政策流程全透明、政策落实全方位”,这是上海市科委对科技创新政策服务提出的要求。上海高转中心努力做到这“三少”、“三全”,使所有科技创新企业享受到便捷的政策服务。
除了“一门式”服务窗口,上海高转中心还在2004年开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热线,提供政策咨询、疑难解答等多元化服务。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上海高转中心累计接听热线电话13378次。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网”进行政策咨询与交流。而2006年推出的“短信提醒服务”,则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提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定项目的申报政策。2009年发送提醒信息20多万条,基本上做到企业咨询政策无障碍。
发挥协调落实“桥梁”作用:让企业真正享受“阳光雨露”
“1+1>
由于错过政策申报的期限、没有办理前置申请、对政策条件理解存在不一致等原因,企业在政策享受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影响到政策的落实。2009年在兑付成果转化专项扶持资金的过程中,有30多家企业遇到问题,上海高转中心都一一予以协调解决,让企业更好地享受到政策的“阳光雨露”。
除了政策咨询和受理服务外,“一门式”服务窗口还形成了定期的例会制度,部门联动共同督促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上海高转中心积极与市财政、人事、税务等部门沟通,有效地协调了人才引进、居住证办理、财政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等政策的落实。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一门式”服务窗口累计办理引进1326名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类人才,破格办理上海市居住证66人;办理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借款贴息1.11亿元,兑现成果转化专项资金19.55亿元。
此外,上海高转中心与各委办局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机制。例如,在政府专项资金系列申报讲座中,各委办局29个处室领导登台主讲了38项政府专项资金,零距离为企业讲解申报要求及流程。同时上海高转中心也应相关委办局的要求,积极推荐优质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加强政府专项资金对优质项目、潜力企业的重点扶持和培育。
“统计、评估、研究”三环相扣:提升政策效益度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是动态的,政策服务也要做跟进性调整、补充和完善,以使政策的“进补”功能发挥到极致。只有全面了解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政策效应,“对症”调理,才能进一步提高政策的服务水平,提升政策的效益度。
通过“一门式”服务窗口形成的良好沟通机制,上海高转中心收集整理各委办局和各区县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的数据。同时,为了充分了解政策落实的实际效果,上海高转中心以效果评价为手段,问卷调查与深度走访相结合,深入企业动态跟踪政策落实的情况,掌握企业在政策享受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搜集回馈意见。
在总体分析与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上海高转中心组织编写《上海科技创新政策年度报告》,全面反映上海市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和落实情况以及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的反响和需求。2008年度报告作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的专题资料,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和深入讨论。
上海高转中心每年积极开展专题政策研究,不断提高政策服务的专业度和深度。2010年开展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绩效评价的课题研究,并与上海大学、上海市税务局合作开展了“企业研发投入机制研究”等。在政策研究中,上海高转中心及时了解和把握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政策需求,不断探索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的良好机制。
上海高转中心通过“政策统计分析、政策绩效评价、政策研究”环环相扣的三个环节,更完整准确地掌握政策落实情况,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更为翔实、准确、及时的依据。
■ 典型案例
研发费加计扣除:“硬政策”软着陆
从事改良性塑料开发的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7年和2008年都享受了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而且2008年减免的税收比2007年增长了50%左右。而“少交”的这笔税款,又被用于新一轮的研发。就这样,研发、免税、再研发,形成了良性循环。
2008年度上海市有近2000家企业享受到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税前加计扣除总额超过120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超过30亿元。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落实力度全国领先。
研发项目的鉴定决定了“含金量”高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能否落地。为探索多部门合作推动政策落实的机制,让“硬政策”“软着陆”,2009年上海市科委与税务部门通过沟通协商,制定了“企业自行申报备案、科技部门鉴定、税务部门核定”的操作流程,明确了对有异议的研发项目由科技部门进行鉴定。
上海高转中心负责对市属企业的研发项目进行鉴定,并指导协调区县科技部门开展企业研发项目鉴定。2009年度市、区县科委共对5624个研发项目进行了鉴定,其中4848个项目通过鉴定,通过率达86%。上海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数、研发项目数和加计扣除金额均位列全国第一。
2009年,上海高转中心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覆盖上海18个区县。通过专题调研,了解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效果和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操作流程、宣传方式、联合办公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极大地推动了该项政策的落实。
今年年初,上海高转中心对本市2181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项政策的便捷性达到73%,比去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政策的兑现率为91%,比去年提高了17%。
2010年,上海市税务部门和上海高转中心又推出新的服务举措,通过双方不定期联合办公的形式,对企业申报的研发项目及时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减少了企业往返税务部门和科技部门之间的次数,降低了企业申请享受政策的成本。
科技创新政策联络员培训计划:免费为企业培养“政策通”
尽管上海高转中心在培训中始终注重“实效”,既讲政策条款,又讲解政策细则和程序,结合案例使“政策大餐更易消化,更对胃口”,让参加培训的人听得懂、记得住、会操作。然而,面对内容丰富的科技政策,由于受人力、物力以及信息渠道的限制,仍有不少企业时常抱怨“无法全面、准确地掌握科技创新政策的要领,不能切实、有效地获得相关政策”。
为了让每个科技型企业都有一名懂政策、会政策、能够在企业内部协调落实政策、及时把握政策走向、了解最新政策的“政策专员”,上海高转中心于2009年4月全面启动了“科技创新政策联络员”岗位培训,围绕科技计划、税收优惠等九大政策体系,采用“企业推荐、设定岗位、定期培训、颁发证书”的培训形式,免费为企业培养一名“政策通”。
2009年全年共计举办了8期培训,培训学员635人,并组建了一支活跃于基层的创新政策人才队伍,2010年已举办2期,培训了200多名学员。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政策通”人才的储备越来越重要,不少企业因此专门设立了“政策经理”的职位,还有不少企业派出多名员工参加培训,如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同时派出4名人员参加培训。
科技创新政策联络员培训计划的推出,就是在调研中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探索出来的。“科技政策联络员”队伍的建设以及由此建立的工作渠道,进一步加强了与企业联系的纽带,从而能及时掌握企业的政策需求,提高为企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帮助基层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今年3月,上海高转中心又将科技创新政策“送货上门”。上海高转中心每周一次深入到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和科技型企业比较集中的技术园区或开发区,为科技企业提供“零距离”的政策服务。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上海高转中心还为企业“量体裁衣”,进行一对一的分析和会诊,为一些创业者开出政策“处方”,帮助不同企业对症“进补”。